2025年4月9日上午9点,在中国海洋大学数学楼115教室,教育系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刘晓中教授,为基础教学中心研究生带来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智慧教学策略与实践”为主题的讲座。刘晓中教授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正高级工程师、教育部数据科学与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研究专家、新时代智慧教学导航创建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智慧学习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讲座由教育系主任王海涛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刘晓中将教育强国建设可视化,分为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与技术赋能三大板块。并以《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政策指引,系统阐释了智慧教学如何融合“关键能力培养”与“创新思维塑造”。刘晓中指出,智慧教学需立足学生成长与教育规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创设“智能+人文”双维教学环境,实现因材施教与学科知识体系的深度整合。 随后,刘晓中指出,教育者需立足学科知识体系,通过因材施教适配学生个性特点,借助智能平台实现精准教学。同时,教授提出动态追踪学习行为数据,融合量化分析与质性评价,形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他倡导以问题解决驱动创新思维,在科学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合作能力等关键素养,推动“品格、能力、知识”三位一体融合。 刘晓中分享了以“知识建构-能力发展-品格塑造”为核心的智慧教育体系,依托智能教学环境(数字化资源、交互平台、数据分析)实现知识、思维、结果的可视化,推动概念、方法、问题三大体系的深度联动。 讲座最后,刘晓中提出课堂智慧教学以教师“启发-讲解-示范”为引导框架,依托智能学习平台整合资源、交流与评价功能,构建“自主探究+协作共创”的双轨学习生态。教师通过个性化助学激活学生内驱力,学生借助自主学习单、合作学习单等工具,在“目标设定-任务实践-总结反思”中深化知识建构。同时,平台技术支持同伴互助、成果共享,使“表达与协作”可视化,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发展。
讲座最后王海涛教授为本次讲座画上圆满句号。刘晓中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前瞻视野,深度剖析“智慧教学”的核心理念,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这场讲座,恰似一簇星火,点亮了探索教育变革的征途,亦为新时代教育者的使命写下生动注脚。 (通讯员:徐旖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