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二级学科 | 教育信息技术 | 二级学科代码 | 99J4 | 适用年级 | 2017级 | 培养方案负责人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件 |
|
二级学科: | 教育信息技术 | 英文名称: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 代 码: | 99J4 |
专业领域简介(中英文)
教育信息技术是中国海洋大学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点,所属一级学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本学科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化教育过程和教育信息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目的是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改善并逐步提高各类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招收首届“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2012年“教育信息技术”硕士点获批并招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本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好、教学能力强、科研潜力大的教学团队。 本学科拥有CAI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媒体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图形图像实验室、软件设计实验室等多个软、硬件专业实验室,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Education is the subordinate discipline master degree program established independently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which belongs to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in this discipline to design, develop, apply, manage and evaluat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alization process and resource based on modern educational ideology. Our aim is to promot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tarted to enroll the undergraduat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jor since 2003. And the master progra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Education was approved in 2012. With more than ten years’ development, this major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 academic team is forming, which shows rational structure, high quality, strong teaching ability, and great scientific research potential. This major has CAI lab, Internet technology lab, multimedia technology lab, computer graphics and image lab, software design lab, and etc. The total area of all labs is over 1, 000 square meters.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独立从事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能力,以及从事教学系统设计、开发、评价、维护与管理的能力。能够胜任相关专业教学、科研工作与从事教育行业信息化工作的高级专门复合型人才。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和合作意识,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能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服务。 2.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具备独立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能力。能够分析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掌握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数字化学习资源及其应用的能力;独立撰写中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使用第一外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等。 3.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恪守学术研究规范。
招生对象
符合国家及我校有关规定的人员。
研究方向
修读年限
3年
学分要求和培养体系
总学分不低于39.0学分; 核心模块总学分不低于23.0学分,计入总学分; 学位公共课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计入总学分; 学位基础课总学分不低于8.0学分,计入总学分; 学位专业课 计入总学分; 拓展模块 总学分不低于13.0学分,计入总学分; 公共选修课 总学分不低于2.0学分,计入总学分; 专业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8.0学分,计入总学分; 专业英语 总学分不低于2.0学分,计入总学分;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总学分不高于1.0学分,不低于1.0学分,计入总学分; 补修课不计入总学分; 保障模块计入总学分; 栏目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是否 必修课 | 是否 学位课 | 考核方式 |
| 核心模块 | 学位公共课 | 000K0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0 | 18.0 | 是 | 是 |
| 000K0012 | 研究生外国语(上) | 2.0 | 72.0 | 是 | 是 |
| 000K0013 | 研究生外国语(下) | 2.0 | 36.0 | 是 | 是 |
| 000K001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0 | 36.0 | 是 | 是 |
| 学位基础课 | 190K0063 | 教育技术学前沿 | 2.0 | 32.0 | 是 | 是 | 考试 | 190K0064 | 数字化学习理论 | 2.0 | 32.0 | 是 | 是 | 考试 | 190K0065 | 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 2.0 | 32.0 | 是 | 是 | 考试 | 190K0066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2.0 | 32.0 | 是 | 是 | 考试 | 学位专业课 | 190K0067 | 信息传播与媒体理论 | 2.0 | 32.0 | 否 | 是 | 考试 | 190K0068 | 现代教育评价 | 2.0 | 32.0 | 否 | 是 | 考试 | 190K0069 | 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 | 2.0 | 32.0 | 否 | 是 | 考试 | 190K0070 | 教育社会学 | 2.0 | 32.0 | 否 | 是 | 考试 | 拓展模块 | 专业选修课 | 190K0071 | 移动学习理论与技术 | 2.0 | 32.0 | 否 | 否 |
| 190K0072 | 教育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 | 2.0 | 32.0 | 否 | 否 |
| 190K0073 |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开发 | 2.0 | 32.0 | 否 | 否 |
| 190K0074 | 设计方法论 | 2.0 | 32.0 | 否 | 否 |
| 190K0075 | 教育评价计算学 | 2.0 | 32.0 | 否 | 否 |
| 190K0076 | 人力资源管理 | 2.0 | 32.0 | 否 | 否 |
| 190K0077 | 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 | 2.0 | 32.0 | 否 | 否 |
| 190K0078 | 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研究 | 2.0 | 32.0 | 否 | 否 |
| 190K0177 | 学习科学与技术 | 2.0 | 32.0 | 否 | 否 | 考查 | 专业英语 | 190H0005 | 专业英语阅读与表达 | 2.0 | 36.0 | 是 | 否 |
|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 190H0006 | 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 1.0 | 16.0 | 是 | 否 |
| 补修课 | 190K0079 | 教学系统设计 | 2.0 | 32.0 | 否 | 否 |
| 190K0080 | 学与教的理论 | 2.0 | 32.0 | 否 | 否 |
| 190K0081 | web程序设计 | 2.0 | 32.0 | 否 | 否 |
| 保障模块 | 1 | 学术活动(前沿讲座) | 2.0 |
| 是 | 否 | 考查 |
| 10 | 实践训练 | 1.0 |
| 是 | 否 | 考查 |
| 2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0.0 |
| 是 | 否 | 考查 |
| 7 | 中期筛选 | 0.0 |
| 是 | 否 | 考查 |
| 9 | 论文研究进展报告 | 0.0 |
| 是 | 否 | 考查 |
|
培养环节
学术型学位硕士的培养环节包括五项:实践训练,前沿讲座,开题报告,中期筛选,论文研究进展报告。 1.实践训练: 根据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计划完成相当于20学时的辅助教学工作,如带实验、实习、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等。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并完成部分学术研究或技术开发工作。由导师安排参加社会调查等实习,或承担一定的调研、技术咨询、设计、开发和服务等工作,或进入及教育系在青岛市的实习基地实习。时间不少于4周。 考核方式:导师根据工作量和完成质量给出评语、成绩,学生提交社会实践报告。 2.前沿讲座: 参加10次以上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学术讨论会等),其中本人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鼓励研究生参与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创新竞赛、成果展览和经验交流活动。 考核方式:提交参加学术活动的书面总结报告和本人做的学术报告。 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入学后1个月内明确导师。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正常在第3学期末之前完成,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1年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明确:论文题目、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可行性分析、时间安排、经费预算、是否涉密、是否双语写作等。 4.中期筛选: 中期筛选安排在“核心模块”完成后进行,主要是综合考察硕士研究生政治思想、课程学习状况、科研能力等,同时对未完成的培养环节予以提醒。由5名以上教授、副教授组成。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采取和开题报告结合的形式和论文课题报告同步进行。对提交的开题报告经过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听取、讨论、质询、答辩与认证,同时进行其他相关内容的现场考核,确定研究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培养价值。实施时间在硕士生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 5.论文研究进展报告: (1)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既能够正常参加教学活动,理解并掌握所授知识的基本内容,通过各种课程考试;能够采用浏览、阅读和钻研等不同形式从科学著作中学习知识。 (2)保持科学敏锐性的能力。即能够运用查新、检索工具或通过查新、检索机构进行查新、检索工作,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 (3)一定程度的理论思辨能力。即运用已掌握的有关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审视、辨析、从中选择论题,提出认证或检验的方案,进行真伪判别,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4)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测能力。即要求硕士生掌握自己研究工作必需的和与自己研究工作相关的技能方法,能够操作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具有独立地获得观测数据或其它实际资料的能力。 (5)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即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学术的整理分析,从繁杂的资料中总结出同性,归纳出规律。这包括适用一定的数字理论和借助计算机的应用。 (6)一定写作能力。即能够科学规范的进行本学科领域内有关学术问题的文字表达和交流。 (7)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的选择能力。即在导师的指导下,能够合理地选择学位论文题目,以及针对该题目的科学研究方法。
学位论文
1.论文的一般要求:论题属于本方向研究领域或者相关交叉领域的新问题或重点问题范畴,有学术价值或应用前景;题目应具体明确,体现深入研究的学术精神;论文内容须丰富扎实,数据详细,推导正确,论证清晰,具有较强的分析性和说服力;有相当数量的参考文献目录;全文字数不低于4万字(含公式行),论文研究以及撰写时间至少一年。 2. 论文写作的要求及工作进度:在第六学期中期须完成论文的第一稿并交论文指导教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须完成论文并提交论文打印稿以便专家评阅。 3. 提交的论文形式要求:必须为打印本,字迹清晰。装订整齐,编有页码。封面须符合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论文的统一标准。装订本还须包括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目录等。 4. 本专业论文评分标准为:能够熟练运用理论分析或实验结果分析解决问题,在学术或技术上有创新,资料翔实,论证严谨,文笔流畅者评为优秀;能够较好的运用理论分析或试验结果分析解决问题,在学术或技术上有一定改进,资料充分,论证清晰,文笔流畅者评为良好;能够运用理论或试验结果分析问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独立见解,资料比较充分,能讲清问题,文笔通顺者评为合格。 学位论文应能反应学生对其专业特别是研究方向的国内、国外发展历史及现状有明确的了解和较简明的概括;论文选题有理论意义和和实用价值;一般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某些方面可走在研究方向的前沿;论文经修改后应可在国内中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
学位授予
完成学业规定要求和通过论文答辩的学生,可授予硕士学位。
其他要求
1.论文的一般要求:论题属于本方向研究领域或者相关交叉领域的新问题或重点问题范畴,有学术价值或应用前景;题目应具体明确,体现深入研究的学术精神;论文内容须丰富扎实,数据详细,推导正确,论证清晰,具有较强的分析性和说服力;有相当数量的参考文献目录;全文字数不低于4万字(含公式行),论文研究以及撰写时间至少一年。 2. 论文写作的要求及工作进度:在第六学期中期须完成论文的第一稿并交论文指导教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须完成论文并提交论文打印稿以便专家评阅。 3. 提交的论文形式要求:必须为打印本,字迹清晰。装订整齐,编有页码。封面须符合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论文的统一标准。装订本还须包括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目录等。 4. 本专业论文评分标准为:能够熟练运用理论分析或实验结果分析解决问题,在学术或技术上有创新,资料翔实,论证严谨,文笔流畅者评为优秀;能够较好的运用理论分析或试验结果分析解决问题,在学术或技术上有一定改进,资料充分,论证清晰,文笔流畅者评为良好;能够运用理论或试验结果分析问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独立见解,资料比较充分,能讲清问题,文笔通顺者评为合格。 学位论文应能反应学生对其专业特别是研究方向的国内、国外发展历史及现状有明确的了解和较简明的概括;论文选题有理论意义和和实用价值;一般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某些方面可走在研究方向的前沿;论文经修改后应可在国内中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 5. 成果要求。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公开学术刊物(有CN国内统一刊号或ISSN国际标准刊号)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在校期间,至少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其它方面按学校统一要求。 6.导师负责制。实行导师负责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备注
1.研究生培养方案按照系统模版予以填写,要求各专业领域明确1位负责人负责其所在专业领域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及落实。 2.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要让导师、骨干专家、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论证,同时吸纳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用人单位的专家参与,使培养方案切实体现权威性、科学性和应用性。 3.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围绕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避免因人设课。 4.重视培养环节,要明确研究生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研究进展报告、前沿讲座和实践训练等环节的具体组织方式和达到的预期效果。 5.必须填写完善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负责教师、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学时数、考核方式、学生成绩计算方式和方法、参考书目、详细教学计划等。教学大纲中涉及的课程代码、学分、学时等信息要与培养方案总体设置保持一致。
|